盒子
盒子
文章目录
  1. 初识
  2. 相熟
  3. 那段口述历史的岁月
    1. 少年求学记
    2. 青年壮志
    3. 动荡岁月
    4. 退休以后
  4. 缅怀

纪念邻居爷爷 – 怀念那段口述历史的岁月

[TOC]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来到人世间最先遇到的是我们的父母,而后随着长大,会遇到你的同学、老师、朋友、同事、伴侣,当然也会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匆匆过客。而此文的主人公是大家一定会遇到的一类人 – 邻居,今天我想讲述的是我和邻居爷爷奶奶的故事,并以此篇纪念已经故去的邻居爷爷。

初识

那是春风和煦的四月,我背着书包拎着行李,走出校门住进了蓟门里小区东5楼。作为一名专职的计算机行业从业者,住下来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办理安装网络的事情,但初来乍到,并不了解这个从未来过的小区情况,但是走出电梯我却先路过了邻居家的门口。
可能是由于那天天高气爽,这家的正门并未关闭,透着纱窗门看到了非常简单朴素的一些家具和装饰,感觉好像家里的主人是一位喜欢清淡简单风格的人士。

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idea,我何不去问一下邻居网络的事情呢?顺便打声招呼,反正以后估计也会长住,认识一下也挺好的。就这样,我带着一丢丢的紧张和不好意思,敲响了邻居家的门,而这时家的主人就坐在客厅的床上,一位面相和蔼穿着朴素,清瘦个高手里还拿着不知是不是刚取了社保还是退休金的信封和人民币(当时心想这位爷爷心还真大啊)的老爷爷向我走来,而后的一些举动我才发现这是一位非常真诚和可爱的爷爷。

在做了简短的介绍后,我询问了爷爷关于办理网络的事宜,爷爷用非常热情的口吻介绍了自己家里的网络办理情况,并告诉我小区里有一个地方专门可以办理网络,说着说着就要拉着我给我带路过去(貌似这种人与人之间简单的热情感让我想起了在日本的那段时间),当然考虑到爷爷年纪情况,我肯定委婉得谢绝了,不过这次简单的一件小事之后,我初识了邻居爷爷,而爷爷他也间接了解了他家邻居几位租房的小伙。

相熟

由于爷爷奶奶家是出电梯口的第一家,所以经常会不经意碰到他们,往来招呼问暖也变得越来越熟,而他们也知道我们是计算机专业的,所以后来小区升级光纤,安装无线网,都是很有礼貌得来请教作为邻居的我们,就这样,相住隔壁的两家相互帮助越来越熟,偶尔周末还会串串门聊聊天。

后来的往来中,发现爷爷平常爱好围棋,没事的时候就会到小区楼下和一帮老友下下棋,有时也会在家里和电脑对战一盘。虽然上了年纪,但还经常学习台式机、PPT、iPad、Mac的使用,有时也会问我关于一些软件的操作,仍然对互联网的新奇事物保持着好奇心。

慢慢得我发现越来越喜欢和爷爷聊天了,因为爷爷是一位典型的中国老知识分子,学识渊博,但性格开朗又喜欢了解互联网的新事物,经常也会跟我聊起他的一些人生经历,而我对历史又非常感兴趣,所以每次聊天都饶有趣味。就这样,从入住的那天开始,两年多来,爷爷给我讲了很多很多他所处的那段大历史中的个人经历,成了现在这篇整理的简短回忆录的素材。

圆明园荷花1
(爷爷奶奶每年都会去圆明园看荷花展,在他们的推荐下,我也去赏玩了一下^^)

那段口述历史的岁月

少年求学记

爷爷是山西人,小学是读的家乡的私塾,那时候正值日军侵略中国,而爷爷所在山西的一个小村庄也无能幸免,日军占领当地以后,很是猖狂,老百姓在路上遇到日军,必须要低头弯腰表示尊敬服从,否则士兵哪天心情不好,很有可能随意动手打人,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若干年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日军宣布投降,在大陆的日军也逐渐被遣返回国,听说走的时候当地的百姓昂首挺胸而日军却是垂头丧脸,真的能想象出被欺压侵略了那么久胜利的那一天,举国上下的那种振奋人心的场面。

爷爷在读完小学之后,便去投靠在香港的大伯,在那里读了一段时间的中学,之后辗转从香港坐轮渡返回天津。之后爷爷去了上海,因为他的大哥这时在上海交大攻读本科。听爷爷讲,他的大哥学习成绩很好并且是公费生,而且学校食堂可以免费吃饭,这在当时对普遍挨饿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很大的福利了,所以爷爷就住在哥哥的宿舍里,跟哥哥共用一张饭卡吃饭。

而那时,正值国共交锋时期,上海又是共产党情报的前哨战,而哥哥的舍友就是一名中共地下党。但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小心暴露了身份,没来得及撤退,被国民党残暴杀害,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生命。听这段的时候,不经让我想起伪装者里惊心动魄的场景。而爷爷的大哥由于撤退及时,躲过了追杀,现在好像已经90多岁了,15年9.3受邀参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

爷爷的家里摆着一张小时候一家子兄弟姐妹和父亲母亲在家乡一处凉亭的老照片,看得出,这么多年过去了,爷爷仍然怀念家乡和自己的家人。

青年壮志

中学毕业后爷爷考入了当时的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在那里学习石油相关的工科,听爷爷说当时的大学不像现在这么正规,那时的理论知识基础很差,很多时候都是去工厂实践学习。而这时同在石院读书的奶奶,经常也随学校带队去往新疆克拉玛依大沙漠调研学习,做勘采报告,而当时领队的队长就是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听奶奶说,当时仅比他们大几岁的吴仪领队,就已经很有领导经验和风范了,与当地的负责人打交道时一点也不怯场,看来号称“铁娘子”的吴副总理当年年轻时就已巾帼不让须眉了哈。

大学毕业以后,爷爷进入石油系统(也就是现在的中石油前身)工作(后来转调从石油系统分出来的石化系统工作),那时候中国的工业基础很差,什么都讲究全国一盘棋,各体系的全国各家单位都是统筹合作的,比如有一次爷爷所在的厂里缺少一种零部件,经上级领导介绍,带着一封介绍信就只身前往异地顺利借调回所需的零部件(而且还是免费的),而那时候的人也都很朴实,当地厂里的工人看到远道而来的爷爷,很是热情招待。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前十年,是中国大力发展工业的阶段,石油钢铁又是当时建设最需的物资,无数中华儿女投入了新中国工业事业的研究和生产中,爷爷和奶奶也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动荡岁月

中国历史上有一段动荡的十年,而这段历史在中学和考研历史教材中只有短短两页纸,对于许多像我一样的80、90后来说,对那段历史的认知只能说是“只言片语”。而爷爷他们这一代却是真实的亲历者,爷爷经常跟我说,现在真是比以前好很多了(虽然现在也有很多问题),以前那个年代非常讲究政治生活运动,整天没事就进行所谓的政治思想“教育”,非常的心累。

而那段时间中国的国家领导们号召青年上山下乡,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力量(口号)。就在一天晚上,石油系统紧急集合,为响应林元帅号召,连夜被送往山东东营支援当时的胜利油田建设,爷爷带着年幼的儿子一去就支援了几年。听爷爷讲,刚去东营的那会,真的是荒无人烟,而且还有很多地方都是盐碱地根本不能农耕,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很多都吃不饱饭在外乞讨过活。伴随着一批又一批的支援者从全国陆续赶来,胜利油田也成了新中国第二大油田,这其中离不开东营人和这些支援者的辛苦奋斗。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区

16年5月,我去东营参加马拉松比赛,带着爷爷的故事,我去往了当年这个新中国举国焦点的油田城市。东营市现在仍然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磕油机和石化工厂,不过城区已经感觉有点沧桑没落了,跟很多资源型城市一样,东营也面临着城市升级转型的难题。

东营

新中国历史上的动荡岁月除了上面的那个十年,其实还有80年代末的那一年。就在那一年,很多北京的学生被提前紧急放假让其回家,听说当时有大批学生从石油学院和钢院赶往火车站,而那时交通又不是很方便,家住在学院路旁小区的爷爷,和很多居民一起骑着自行车帮助学生搬运行李。这应该是爷爷他们那一代经历的最后一次政治风波了吧,希望这样的事情新世纪后不要再发生了。

退休以后

从一线岗位退下来以后,爷爷还被石院返聘回校做俄文翻译,因为那时中国与前苏联有很多合作,所以有很多俄文资料需要翻译,而爷爷正好学过俄文,就这样爷爷又在石院工作了几年。直到新世纪后,爷爷才完全退下来,在家里安度晚年。

缅怀

爷爷奶奶他们是典型的中国老知识分子一代,经历了解放战争、建国、文革和新世纪,是那段大历史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很后悔现在才写这一篇回忆录,之前每一次和爷爷奶奶聊完都并未做过记录,现在只是靠着片段回忆梳理。

16年爷爷由于肺出现了问题,身体开始逐渐衰弱,上半年做了一次手术,但是还是没有阻止恶化,11月在北京逝世。

圆明园的荷花2

在过几个月圆明园的荷花又要盛开了,愿在天堂的爷爷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仅以此文缅怀,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